顶部
学员活动 返回上一页

5班同学 踏青、考察归来报告

2012-04-23
        47日、8日云大总裁五班部分同学组织了春游、踏青活动,本次活动有学员及家属、孩子共11人参加。
47日大家游览了师宗菌子山,观赏到百年以上的红、黄、紫、白乔木杜鹃花,下午游览了罗平秀丽柔情的多依河,一路上春色如画,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48日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大家沿着千年的古驿道出发,从罗平多依河向大水井方向,翻山越岭,深入到最原始最贫穷的山区。虽然道路艰险,不易行走,但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着大家。青山碧绿、云雾缭绕、峰丛奇特、草原青青,空气特别清新,大家并不觉得累。大自然的美景让大家不停地欢呼赞叹。深山里原始的苗寨更是触动人心,让大家感慨万千。在那里生活的苗族非常贫穷,年人均收入不会超过几百元,有很多人就象桃花源中人一生都没有到过罗平县城。我们访问了几家人,其中有一户祖父、祖母带着留守的三个孙女孙儿在家务农,儿子儿媳出去打工了。一年在石头之间广种薄收,等着老天爷恩典下点雨,种一点玉米,养二头猪,这就是他们一年的总收入,这大概是我们有时候的一餐饭钱。没有水,种不出水稻和蔬菜,一年四季只能吃苞谷,偶而下山用苞谷换点大米、小菜上山就算是过年了。他们善良、热情,但家徒四壁,墙上到处透着风,锅灶里空空如洗。一家人围着一个小火塘用包谷核烤火,烟子弥漫了整个房子。唯一的电器就是那个已经被熏黑的电灯泡。老人、孩子都是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那么黑瘦、矮小。小的那几个不要说读幼儿园,就连普通的云南话都听不懂,只会说我们听不懂的本地苗语。大家看着这一家人真的很同情,纷纷捐衣、捐书、捐钱。临走时,我们的孩子要和这家的孩子合影,12岁的小孙女赶紧跑进里屋换了件衣服出来,那可能是她最好的衣服:一件黑色的旧西装,大概是哪里的捐赠物资。如花的年龄,生活在物质与精神都极为匮乏的山区。我们的心情真的感到很沉重。相隔3公里,在另一个群山环抱、峰丛耸立、云雾深处还有一个苗寨,也是我们考察的目的地之一,在那里我们仅看不到一个大人,全村只有7个留守儿童。从他们会汉语两个孩子口中得知大人们都趁着当天下了点小雨出去播种了,其他孩子都出去放牛放羊了,由于山区缺土缺水他们只能在石头缝里耕种,再勤奋也只能靠天吃饭。留守的几个孩子和猫咪挤在一起烤火,有一个8岁的男孩还背着一个1岁的孩子。我们把带来的书、衣服、糖果全部留给了他们,心情沉重地离开。美丽的风光后面是难以想象的贫穷与落后。
6个小时后我们马不停蹄翻越了好几座山,步行15多公里,下午抵达了大水井乡政府。乡长热情接待了我们。他给我们介绍了大水井乡的概况。本乡之所以叫大水井,是因为世世代代缺水,地下是喀斯特地质熔岩洞打不出水来,人们对大水井心之神往,所以把这里称为大水井。虽然政府、社会各界给了全乡很多扶持,但远远解决不了全乡缺水的现状。此乡269平方公里,共30000人,少数民族主要有纯苗族4000多人,其余为布衣族、彝族。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大部分为山地,灌木丛,不能砍伐。老百姓生存相当艰苦。虽然风景非常美丽,但是生存环境却非常恶劣。十万大山,峰丛连绵不绝,形成独特景观。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来是开发徒步旅游的最佳线路。
在众多缺水的村寨、学校中,我们注意到叫一个龙哨的学校,它在龙哨村(有16户人家)旁边,只有一间教室,是学前班和一年级的混编班,20多个学生来自附近几个村庄。因为学生都是苗族,老师教学是采用汉苗语结合,不能搬到乡上的完小,只能就地办学。它和龙哨村由政府和湖南共青团集资建了几个水窖,靠教室的房顶雨水自然蓄水。但天干不下雨就蓄不了水,水窖起不了作用。现老百姓喝水由政府消防车提供或老乡们到很远的多依河挑水,来回要3小时挑225公斤的水。县政府在距它1公里的一个叫折白的寨子修好了水源点,如果能从那里接一根水管过来可解决龙哨村和小学的饮水问题。让村民和孩子们告别世代无水的状态。接管子整个费用大概需要10万元左右,因为需要帮助的村寨太多,政府无力承担全部的费用,他们已完成一些工作如修建水窖。希望社会各界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更多的人喝上清澈的水。
327号部分同学发起了以抗旱为主题的募捐活动,我们几个踏青的同学商议后建议班上同学能否以龙哨小学接水管发起募捐,为贫困山区献一点爱心。募捐不强迫,自愿参与。下限100元,上不封顶。可以匿名捐款,也可以实名捐赠。如果捐到的资金不够,我们可以选择做相应的一部分工作。
少请一次客,少买一件奢侈品,我们可以改变一群生命的质量,让美丽的风景中少点叹息!
电话咨询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QQ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