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统计和预测,201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煤炭的发电装机容量,全球超过1/2的新增装机容量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到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产能将达8.25亿千瓦;到2040年,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燃料和技术将满足将近一半的新增能源需求。
6月6~8日,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会议(CEM8)暨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MI-2)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围绕“创新引领、应对挑战、能源转型、共同行动”为主题,吸引了25个成员国和欧盟的部长以及能源领域重要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全球知名企业家。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致力于推动世界清洁能源高效智能共享发展方面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云大总裁班阅读.在中国,清洁低碳能源成为能源供应增量主体的趋势正在形成。中国的能源结构呈现低碳化的趋势,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则明显回落。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1.49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7742万千瓦,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十二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例达到35%,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世界的40%左右,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提高2.6和1.9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2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4%,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以上,超出规划预期。
中国在清洁能源投资领域也引领全球,连续5年为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国。201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额达7100亿元人民币,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相当于美国和欧洲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总和。同时,中国在风电与光伏发电设备制造规模上亦居于全球之首。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安南·阿明表示,中国目前是全球转型中心,希望能够继续与中国和150个可再生能源署成员国一起合作,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全球部署。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瑞克·海茨指出,中国的清洁能源经济转型将对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事实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效投资国,也是风能、太阳能领域的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对于风能、太阳能和电动汽车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凯特·汉普顿说。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推动能源革命。
按照《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量有68%以上将来自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清洁低碳能源将成为能源供给增量的主体。
清洁能源经济转型将带来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就业以及气候变化治理的“多赢”效应。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行业年报,2016年,全球有980万人从事可再生能源行业,其中360万人在中国。按照《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部署,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量有68%以上将来自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带动就业人口将超过1300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