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了这个转型,认为衡量阿里大文娱是否成功的标准,并不是拍出了多少卖座电影、做出了多少热门IP,而是能否“通过数字化促进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提升,让用户的体验更好”。归根结底,还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常说的那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云大总裁班阅读.
俞永福认为,这个新战略的提出是与阿里影业当前的优势所匹配的。拿不久前国内上映的《一条狗的使命》为例,该片没有大牌明星,制片成本只有2200万美元,行业预估中国内地票房是5000万元左右。但作为影片的引进方,阿里影业从数据角度对该片的营销推广做了精准划分,具体分为三类人群:一是爱宠人士,二是年轻女性,三是亲子人群。根据不同类型的观众群体,按照用户细分、逐层递进的方式去推广。最终,该片的国内票房高达6亿,比其在北美的票房要高出将近一倍,“这说明,数据和技术在宣发中运用得当,能够为优质内容找到更多的潜在用户,释放市场潜力。”
云大总裁班阅读.
笔者认为,阿里影业这次的业务转型是明智的,也是符合自身优势定位的。按照俞永福的规划,阿里影业未来会做少量内容,但不会把扩量作为做内容的目标,所以“不会跟做内容的人竞争”,可谓是思路清晰。
随着去年以来中国电影在增速上的趋缓,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和电影公司开始理性地思考问题。当资本的热潮逐渐退去,相信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和电影公司可以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最擅长的部分。毕竟,中国电影的增长空间依然巨大,越早清醒认识现实,越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