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屏级营销案例为何越来越少?
前段时间,围绕着百雀羚广告刷屏是否真有实效,营销圈曾有长达一周的激烈争论。在我看来,业界之所以讨论如此热烈,主要是因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刷爆人们朋友圈的广告“神作”了。那么,为何现在现象级的刷屏营销越来越少了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两大主因:
第一是社交媒体普及导致内容大爆炸,用户的注意力被分散。
在今天,社交化媒体在国内已经非常流行和发达,几乎每一个网民都拥有自己的社交账号,并且还会几乎每天都在社交媒体上阅读、转发、点赞。而每一家企业或机构,同样也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建立自己的账号,借助这一阵地进行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传播自己的产品和活动。更有很多专门从事营销传播的营销账号出现,由此带来的便是社交化媒体内容的大爆发,使得人们无法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被彻底分散,而无法将注意力长时间投入到一个热门话题上。
第二则是用户对烂俗内容的审美疲劳。
事实上,虽然社交媒体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真正具有可读性的内容却越来越少,特别是大量营销号的出现,专门针对用户爱看鸡汤文、八卦文的喜好,进行文章的批量制作,使得大量标题吸引人,内容却毫无营养价值的内容大肆传播,特别是在社交化媒体上的那些热门文章基本上不是鸡汤就是八卦,毫无新鲜感而言。久而久之,人们渐渐感到倦怠。因此,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屏蔽朋友圈或屏蔽某个账号的方式来逃避社交媒体为自己带来的“视觉污染”。
对于企业来说,现在去做社交化营销传播,想要挑逗起用户主动参与转发传播的“G点”更是越来越难。如今还想仅仅依靠一篇文章或一个H5就能够火爆全网,刷爆人们的朋友圈已无可能。
所以,我们看到,进入2017年以来,能够称得上刷屏级的广告案例极为少见。就连一些知名品牌大手笔投放的朋友圈H5品牌广告也很少有形成话题,更别提像宝马汽车当初投放第一条朋友圈时所引起的巨大轰动效应了。
成功的社交化营销,是否有迹可循?
在今天,刷屏容易,投微信朋友圈广告就行,10万+的爆款文章也容易,找红人大号转发就可。但是,真正能引发用户共鸣的社交化营销传播越来越难。不过,百雀羚以及DR钻戒这两个品牌创造的两个现象级的案例还是证明,走心的营销依然能收获奇效。
创意精妙
在当前这种社交化媒体大爆发的时代,之所以刷屏级营销越来越仨猴,主要是因为太过于重视于传播渠道和传播介质,而忽略了营销创意方面的革新。太多公司将营销的成功寄托在大V和网红的传播带动方面,而没有在内容创意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以百雀羚的一镜到底的漫画广告为例,其第一次将在一个公众号投放一张长图片,以电影讲故事的方式,将一个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无论是内容新意方面,还是从形式创意方面都脱离开常见的套路,所以其能够刷屏并不奇怪。
同样的,DR钻戒的这次freestyle广告之所以这次能够收获奇效,同样在于其精妙的创意,其通过H5动画的形式,用说唱讲述了个红坊店拆迁背后“一诺千金”的故事,既与热点(吴亦凡的freestyle)紧密结合,又与产品息息相关,所以才能够收获网友的点赞。
内容走心
实际上,用户之所以对企业的花样传播无感,还因为企业大多喜欢自说自话,自卖自夸,而没有与消费者真正建立情感沟通,让消费者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企业的品牌内涵。
而这次DR钻戒这次传播的成功就在于,用人们最近最喜闻乐见的吴亦凡freestyle的方式,娓娓道来的一个红坊老店铺背后信任与托付的故事,使得用户随着故事的进行不断收获感动,引发共鸣,继而让用户在内心底里接受DR钻戒对外传递的品牌价值,从而真正转化为品牌的忠实拥趸。
